維爾紐斯大教堂(Vilnius Cathedral),是立陶宛的主座教堂,也是立陶宛最重要的教堂之一。本篇介紹維爾紐斯大教堂及其周邊必看的景點:大教堂廣場上的神奇磁磚、教堂立面的三位守護神、鐘塔以及大教堂內的聖卡錫米爾禮拜堂。是來立陶宛絕對不能錯過的必看景點!
維爾紐斯大教堂
維爾紐斯大教堂是維爾紐斯羅馬天主教教徒最重要的宗教場所,也是歷代當地人社會、宗教與精神寄託的所在。在中世紀,立陶宛大公的加冕儀式曾經在大教堂內舉行,這裡也是立陶宛歷史上的知名人士、統治者的埋葬地(至今仍埋葬在教堂底下)。教堂內裝飾著各種藝術品,如壁畫,繪畫,雕塑和裝飾品,更增添了這座主座教堂的風采。

維爾紐斯大教堂正面

維爾紐斯大教堂 Vilnius Cathedral © Credits to bruev 圖片來源

維爾紐斯大教堂內部
在基督教被引進立陶宛之前,這裡原本是供奉雷神(Perkūnas)-非基督教中最有權力的神。到了13世紀,明道加斯(Mindaugas)國王統治時期,開始信奉基督教。
維爾紐斯大教堂演進
在西元1211-1215年間,建立了立陶宛第一座的木製教堂。經過了幾次的火災,不斷的重建,直到現在,這座教堂仍可見哥德式、文藝復興式與巴洛克式的風格。而今日所見的新古典主義的外觀,則是在1783-1801期間完成的。
以下為維爾紐斯大教堂13世紀到21世紀外觀上的改變:

13世紀維爾紐斯大教堂 拍攝於大教堂鐘塔博物館 (點擊圖片可放大)

14世紀維爾紐斯大教堂 拍攝於大教堂鐘塔博物館 (點擊圖片可放大)

15世紀維爾紐斯大教堂 拍攝於大教堂鐘塔博物館 (點擊圖片可放大)

16世紀維爾紐斯大教堂 拍攝於大教堂鐘塔博物館 (點擊圖片可放大)

17世紀維爾紐斯大教堂 拍攝於大教堂鐘塔博物館 (點擊圖片可放大)

18世紀維爾紐斯大教堂 拍攝於大教堂鐘塔博物館 (點擊圖片可放大)

19世紀中維爾紐斯大教堂 拍攝於大教堂鐘塔博物館 (點擊圖片可放大)

現代維爾紐斯大教堂 拍攝於大教堂鐘塔博物館 (點擊圖片可放大)
維爾紐斯大教堂廣場
大教堂廣場指的是大教堂前方以及左側的廣場。教堂及廣場支撐整個維爾紐斯的社會與宗教命脈,可見這裡對當地人有多麼的重要。
這裡是波羅的海地區最大的教堂與廣場,因地標顯著及交通方便,現在為當地人最常使用的廣場,包括節慶表演、市集、跨年演唱會、學生社團練習、約會碰面地點,甚至是小朋友學滑板、騎單車的好地方!

維爾紐斯大教堂廣場
廣場活動分享-Nike城市觀光馬拉松
Nike在維爾紐斯舉辦城市觀光馬拉松,終點在維爾紐斯大教堂前,當天聚集了數千位跑者參加路跑。

Nike在維爾紐斯舉辦城市觀光馬拉松,終點在維爾紐斯大教堂前

路跑結束後,在大教堂左側廣場上有嘉年華會
因為路跑終點設在維爾紐斯大教堂前,跑者跑完後可到大教堂左側廣場上享用主辦單位提供的buffet,以及在這裡逛嘉年華會和欣賞表演。

與大教堂合照
活動的最後不免俗的要穿著Nike的路跑衣和拿著號碼布與大教堂合照一張
廣場活動分享-立陶宛311國慶日/獨立日
立陶宛在1990年3月11日脫離蘇俄政權,宣佈獨立。因此每年的3月11日是立陶宛的國慶日,或稱獨立日。這天整個立陶宛舉國歡騰,會在蓋達米諾大道舉辦遊行,並在維爾紐斯大教堂左側的廣場上舉辦活動節目。

立陶宛311國慶日/獨立日
教堂前的神奇磁磚
在教堂和鐘塔之間,有一個神奇的磁磚,上面刻著立陶宛文「STEBUKLAS」翻譯為:奇蹟。

神奇磁磚 Miracle Tile 圖片來源
只要你站在磁磚上,轉三圈,然後許願,你的願望就會成真。
這個磁磚對立陶宛人是有重大意義的。西元 1989 年,波羅的海三小國抗議蘇俄政權,於 8 月 23 日發起了 三國人民手牽手共同「手護」波羅的海。從愛沙尼亞的首都塔林,一路串聯到立陶宛的維爾紐斯,連綿650公里,而這裡是終點,便在此地貼上磁磚。
教堂立面的三位守護神
教堂的立面山牆站著三位守護神:中間手持十字架的聖海倫(St. Helene)、左邊聖史塔尼斯拉夫(St. Stanislav)以及右邊的聖卡錫米爾 (St. Casimir)。
這三尊雕像原本是木雕,為當時的雕刻家 Karolis Jelskis 所創作。據說分別代表著俄羅斯、波蘭與立陶宛。
在 1950 年蘇俄佔領時期,被無神論的史達林下令摧毀,並關閉教堂。從 1956 年開始,教堂被改為畫廊、音樂廳。
直到 1989 年,教堂才重回天主教的懷抱,重新啟用。現在站在教堂上的三個雕像,則是在 1993 年獨立後用石雕刻的複製品。

維爾紐斯大教堂上的三位守護神
維爾紐斯大教堂鐘塔
維爾紐斯大教堂鐘塔原為13世紀的城牆防禦堡塔,後來被改建為大教堂的鐘樓,鐘樓多次遭受火災,目前仍可在外觀看到遭遇祝融的痕跡:損壞的磚塊和變黑的石頭。
經過不斷的整建,目前呈現的鐘塔外觀是19世紀時改建的模樣。鐘塔牆壁的厚度從2.8公尺到4公尺不等,該鐘塔擁有立陶宛最古老的時鐘裝置,以及19世紀沿用至今的木結構建築,旅客仍可爬上那個時期倖存下來的木製樓梯。
鐘塔裡最大的鐘重達2,595公斤,每天下午5點都能聽到大教堂的鐘聲 。
開放時間
五月至九月:週一至週六上午 10 點至下午 7 點
十月至四月:週一至週六上午 10 點至下午 6 點
週日和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。
國定假日前夕,閉館時間提前一小時。
全票:5歐元
優惠票:3歐元
真人導覽
導覽費:30歐元(不含門票)

維爾紐斯大教堂鐘塔Bell tower

鐘塔入口購票處

參觀鐘塔的票根

售票處右邊通道 圖片來源

鐘塔虛擬瞭望台
在售票處購票完之後,走右邊通道即可上樓,鐘塔底座是由磚塊建砌而成,十分穩固,接著就可抵達鐘塔的虛擬瞭望台。
鐘塔總高度為52米(算進十字架頂點的話是57米),不過遊客最多只能抵達45米的高度,因此在這個虛擬瞭望台,旅客可以透過自行操作鏡頭,從鐘塔的至高點瞭望整個維爾紐斯的景色。

鐘塔裡有大大小小的鐘

鐘塔中心位置 圖片來源

鐘塔內部錯綜複雜的結構 圖片來源

爬上鐘塔的木製階梯

鐘塔裡每顆鐘都有自己的標記,鐘塔裡最大的鐘重達2,595公斤

鐘塔裡有大大小小的鐘
根據古老的傳統,每個鐘都有一個名字、一個像徵性的標記和拉丁文的銘文。

終於爬到鐘塔高點了,與維爾紐斯大教堂合照一張
平常真的要多多運動,要爬到鐘塔高點45米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最後就來欣賞在45米瞭望整個維爾紐斯舊城區的景色吧!

鐘塔內望出去的景色_前方為維爾紐斯大學鐘塔

鐘塔內望出去的景色_蓋達米諾大道街景

鐘塔內望出去的景色_維爾紐斯大教堂及蓋迪米諾斯塔
從鐘塔內望出去的景色分別為左側的國家博物館、後方橘色建築的蓋迪米諾斯塔、前方的維爾紐斯大教堂、教堂後的立陶宛大公宮,以及遠方的三個十字架。
聖卡錫米爾禮拜堂
教堂內共有11 座禮拜堂,其中最有名氣、最漂亮的是聖卡錫米爾禮拜堂 (St. Casimir Chapel),裡頭有立陶宛守護神——聖卡錫米爾的石棺、以及描繪他生平的壁畫。
聖卡錫米爾禮拜堂是由義大利的建築家與雕塑家合力完成的,其牆壁是由砂岩與大理石鑲嵌而成,是一個非常具有巴洛克風格而全歐洲僅有的禮拜堂。
禮拜堂中央掛著一幅小小的聖卡錫米爾畫像,它的特別之處在於共有三隻手,究竟為何如此作畫,至今仍未有一個正確的解答。

聖卡錫米爾禮拜堂(St. Casimir Chapel)全景 圖片來源

聖卡錫米爾禮拜堂 (St. Casimir Chapel) 雕塑品及壁畫

聖卡錫米爾禮拜堂 (St. Casimir Chapel)雕塑及畫像

聖卡錫米爾禮拜堂 (St. Casimir Chapel)穹頂及壁畫雕刻
<<<延伸閱讀>>>
在〈【2023立陶宛景點推薦】維爾紐斯大教堂Vilnius Cathedral〉中有 1 則留言